冬季,流行性感冒(简称流感)进入高发期。孩子们为易感人群,最容易被流感“盯上”。
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。一般起病较急,临床表现为发热、咽痛、咳嗽等流感样症状。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咳嗽及打喷嚏时产生的呼吸道飞沫传播,亦可通过接触表面沾有病毒的物件后再接触口鼻而染病。
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防治流感小知识,让孩子们远离流感。
流感与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
流感并不是普通感冒。二者的临床表现虽有相似之处,但流感发生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的风险远大于普通感冒。当孩子出现“感冒”症状时,许多父母无法分辨是普通感冒还是流感,常常无所适从。下面,我们来看看它们主要有哪些差别:
病原体不同
【流感】:引起流感的病毒主要有两种类型:甲型和乙型。
【感冒】: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有很多种,其中以鼻病毒最常见。
【流感】:绝大多数情况下,流感的发病是很突然的,先是出现发冷、寒战等症状,随后发热,体温升高至39℃以上,并伴有头痛、全身酸痛、流鼻涕等上呼吸道症状,其症状比普通感冒严重。
【感冒】:感冒起病不是很急,开始时鼻子和嗓子有些发干、发热,随后会出现鼻塞、流清鼻涕、咽喉疼痛等症状;体温多数是低热,发病2-3天后,鼻涕量逐渐减少并转浓,咳嗽减轻,最后消失。
传染性不同
【流感】:流感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,在病人咳嗽、打喷嚏时经飞沫传染给别人,流感的传染性很强,由于这种病毒容易变异,即使是患过流感的人,当下次再遇上流感流行,仍然会感染,流行感冒一般在春冬季节比较常见,传染的人数会成倍增多。
【感冒】:普通感冒传染性相对来说比较弱,往往是个别出现,因为淋雨、抵抗力下降都有可能感冒,且感冒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。
危害不同
【流感】:流感对于抵抗力差的婴幼儿、老年人及存在心肺基础疾病的患者来说,可能会伴随着并发症如肺炎、脑膜炎、心肌炎等,严重时可能会危及生命。
【感冒】:感冒引起的发热、全身酸痛、乏力等症状更为严重,病程更长一些,最终大部分人都可以自愈。很少有人有并发症。
治疗方法不同
【流感】:流感的治疗原则―居家隔离、用抗流感病毒的药物治疗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。
【感冒】:普通感冒的治疗原则一居家休息、多饮水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、防治继发细菌感染。
预防流感,有哪些有效的方法
1.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措施是接种流感疫苗。流感疫苗是自费自愿接种。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行感冒的有效途径之一,有意向的家长可到居住地所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(注意:生病期间及鸡蛋蛋白过敏者不能进行流感疫苗接种)。
2.保持孩子良好卫生习惯。外出回家后勤洗手;居室经常开窗通风;天气好时勤晒衣被;咳嗽或打喷嚏时,尽量用纸巾、衣服袖口等遮住口鼻;日常生活多喝热水。
3.增强孩子的体质和免疫力。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,保证孩子充足睡眠,经常开展体育锻炼,合理营养、饮食多样,注意衣物增减,防止受凉。
4.外出注意流感防控。尽量不带孩子在人多拥挤、通风不畅的环境中长时间逗留。
孩子患流感,家长该如何做
1.家长发现孩子如有流感样症状,请及时向班主任请假,并如实告知病情。及时带孩子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,以免耽误病情;就诊后将病历单拍照反馈班主任,以便学校及时了解患病学生状况。
2.确诊为流感的学生,应居家隔离至流感样症状消失,且不少于发病后7天方可来校复课,回班前先到校医处检查!
3.注意个人卫生,勤洗手,打喷嚏要用纸巾掩住口鼻。
4.加强家里的通风、孩子使用的餐具注意消毒;毛巾、衣物等勤换洗。家里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孩子,健康的孩子应当尽量减少与患病孩子接触的机会。
5.注意均衡营养,清淡饮食。